津梁卷——攸县丹陵桥
2014-01-13 10:18:51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颜洪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9709

  丹陵桥,架设于皇图岭镇笔增村地段沙江之上。古称渡,贯穿攸邑南北官道上一要津。“上接两粤,下通长鄂,往来奔驰者络绎于道。”

  渡东,一片平畴沃野。沿官道南走四十丈许,道旁一塘,三亩余,遍生荷莲。此距醴、攸县治均一百里,故名百里塘,为官道上一地标性景观,至今犹在,名亦相沿。渡西,皇图岭横卧。关帝庙傍山而立。庙为丹陵刘氏族人所建,雄伟宽敞,占地亩余。从庙后拾级而上,半里许,即山岭。山岭呈台状,平坦宽广,似西北黄土高原上之塬。传说尧皇之子丹朱,殁于斯葬于斯,故此地名曰丹陵。明浩武初年,江西安福月溪一支刘氏落籍此地,即谓丹陵刘氏。清初康熙年间,于塬上古樟巨松中建造丹陵刘氏宗祠。

  同治版县志《津梁》卷载:“丹陵桥,坐北江乡天都,距县九十里。石造,计三拱。明知县徐希明建,原有桥亭十七间。康熙甲午(1714),刘宝翁子孙重修。乾隆癸卯(1783)水圯,甲辰(1784)宝翁子孙复修。”

  徐希明,浙江上虞举人,明万历年间(1573~1620)曾任攸县知县,颇有政绩。所建丹陵桥计三拱,桥亭十七间,蔚为壮观。桥横亘原野,夜月之景仿佛芦沟,清乾隆间知县陈溥作《南云八景》诗,其第五首《丹陵夜月》诗云:“日落江村逗晚风,断烟残霭散晴空。千峰有意来明月,一水无情抱彩虹。波影萦回金潋艳,滩声摇曳玉玲珑。天衢夜色明如昼,人在冰壶朗鉴中。”

  徐希明于明万历间所建丹陵桥为石桥,但仅存数十年。丹陵刘氏族谱载“明崇祯壬申(1632),我十一世祖少江、洁宇二公,慨输己资,支为木桥,一时称便。”木桥便而不稳,“迨康熙丁丑(1697),捕厅杨某纠众改造石磴,架木而渡。”十六年后,“遭溪水冲激,两磴亦汜”。康熙壬辰(1713)春,刘氏族人“思建石桥,以为永远计”。刘兰英倡导,经手募捐。“合族景从,善信者乐为捐助。”“历三载而功竣,凡渡者莫不曰今而后可永垂不朽矣。”(均见丹陵刘氏族谱)。

  然而,竣工才过月,“孟夏二九,洪涛起于斯,虽平地水深丈余。沿河两岸,漂没田苗,坍塌庐舍无数。安问桥梁,所喜仅坏两岸土堤”。若不早为修补,深恐前功尽弃。刘兰英即作《重整丹陵桥引》:“恳祈往来善信垂怜,银财自一两至十两、粟一斛至十斛,俾原募人承领,纠工整还旧规”。“盖世间之功德,唯济人为上;毋论费之多寡,事之巨细,有济于人即是福缘。况官道通衢修举废坠,随力佈施,无人不被泽者哉”。焦灼之情,拳拳之心,感动世人,又募得巨金,重加修整。

  此后六十余年,虽几经水患,安然无恙。丹陵桥渐为攸北之重要商埠,往来于此商贾如云,远及湘东、贑西数县。桥东,沿官道一条长街,客栈、商铺、钱庄、赌场、码头等,应有尽有。月逢一、六之日为圩日,赶圩之众达数千人。当地之土产,均由此下河载船,经渌水、入湘江,运往外埠;顺船捎回当地民生所缺之物。

  丹陵桥,由渡而桥,桥夷为渡,渡复为桥;如是反反复复,仅载于历代丹陵刘氏族谱有九次之多。“乾隆癸卯水圮,甲辰宝翁子孙复修”之桥,长十七余丈,高二丈八尺,宽丈二,红石拱造,三拱六孔,拱跨三丈余。结构坚实,气势磅礴,如巨龙腾空。

  道光元年(1821年),丹陵桥北四里许,增设皇图岭圩场。始初,仅有一家小商店和几个小贩,货源均来自丹陵桥街上之批发商。赶圩者寥寥,均是周边几个自然村的居民。1931年,醴攸公路开通,古之官道废弃,丹陵桥渐被冷落。公路贯穿皇图岭,新圩日盛。

  1944年,日寇大举南侵。醴攸公路每隔数十丈,挖沟截断,阻截日军。又深恐其沿古道,渡丹陵桥至县城,故砍倒一巨樟,横堵于桥面。据当年参与砍樟的民工现已80多岁的刘谷升讲述:千年古樟五人合抱不及,遮地亩余。既要树干不偏不斜横梗于桥,又恐树身沉重砸垮桥梁;皇图岭镇公所派遣一百二十个民工,备绳索四千余斤,历时三天,才砍倒樟树横堵于桥。

  丹陵古桥历尽沧桑。建国后公路事业迅猛发展,醴攸公路成为贯通国土南北的106国道间一截,古官道早已不存遗迹。丹陵桥街日衰,后仅有一家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店。1975年一场特大山洪,丹陵桥严重受损,北半边桥仅存几轮石拱。当地居民161人,人均平派义务工6个、卵石20担、河沙20担,昼夜抢修,于一个月内修复完工。幸存的一块古桥碑,被砖匠砸成数块,砌入桥体。此后,因恐水患,丹陵桥街上几十户居民陆续拆迁至106国道旁,古街旧址现为一片良田。

  现今丹陵古桥,静卧于旷野,仅供几个去桥东耕作的农人往返。

  作者:刘正平

责编:颜洪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